发布日期:2023-02-15
2022年我县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围绕“再创涟水教育辉煌”,召开全县首届教育振兴大会,打造“尚学涟水”教育品牌,投资7亿元建成使用红日小学等8个教育基建项目,新增市学科带头人35人,获评市优秀教师96人,中高考保优率、提优率全市领先,涟水中专获评省级优秀中职学校。持续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国家级“心肺复苏中心”落户县医院,完成6个急救点建设,累计建成乡贤名医工作室20个、中医馆16个。文体事业繁荣兴盛,图书馆、文化馆入选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名单,《村里来了花喜鹊》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芝麻官钻笆斗》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省“五星工程奖”,县淮剧团荣获“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新建体育公园2个,新增体育面积85.1万平方米,县自行车队在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上勇夺5金3银5铜。社会保障坚强有力。积极做好稳岗就业,出台稳就业“涟16条”,城镇新增就业5500 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发放困难群众保障资金2.4亿元、抚恤补助80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6万人次、2742万元。深入开展三项排查专项整治,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累计发放补助3643人次、596万元。高质量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医保服务站实现镇村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突出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建设完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扎实开展“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2天、比率达82.7%,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实现“双达标”。6条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优Ⅲ比例83.3%,古淮河幸福大桥断面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水标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正在变为顺心事、暖心事,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疫情防控精准高效。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指挥体系始终高效运转,新增核酸检测基地1个、核酸检测PCR 实验室5个,全市率先建成450张床位的健康驿站,快速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加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和学校、医院等重点机构防护,提升应急处置和诊治服务能力,实现平稳有序过渡。安全生产平稳可控。全力打好“三年大灶”收官战,在全省应急系统首次推行“开门审案”模式。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485处、整改率100%。印发《涟水县城镇燃气安全领域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现有管道燃气、瓶装液化气企业优化整合。加大安全生产基础投入,总投资1.2亿元的县级消防救援中心主体完工,5个专职消防站全部投用,“2+N”消防救援体系有效构建。风险防范稳妥有效。积极防范债务风险,政府性债务规模、债务率实现“双下降”。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中央、省市信访联席办交办重点信访事项有效化解。打造“智慧矫正”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矫正对象数据化全流程管控。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开展“安东行动”“全警大走访”“清涟护蕾”等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我们全面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人民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