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走进涟水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

发布日期:2025-02-20

2024年我县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协调并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启动实施城建交通类政府投资项目22个,完成深圳路、泰山路、海安路等易积水路段排水设施改造,滨河吾悦广场满铺开业,西门片区面貌焕然一新;长深高速扩建、264省道涟水段加快施工,淮浦路北延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车,城市出行更加便利。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大力实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行动,为58个居民小区配备563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5630个充电端口,解决44个高层小区消防用水,对全县2490部住宅电梯实施“保险+服务”,创成13个市级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交付安置房2918套, “临代正”小区、征收遗留地块全部清零。乡村振兴展现新图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高标准农田15.22万亩,粮食种植面积213.27万亩、总产量97.46万吨,实现粮食稳定供给。涟水芦笋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全国土特产品”称号,红窑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今世缘酒业获批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球食用菌行业龙头众兴菌业落户涟水,新增家庭农场270家,获批绿色食品认证8个。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路提档升级19.8公里。创成国家级卫生镇3个,省级卫生镇8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9个、特色田园乡村1个。保滩街道周集村“供销乡咖”共富模式获央视《新闻联播》关注点赞。生态环境有了新改善。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全市最少、办结率100%。持续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17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其中10个项目已建成投用。深入开展生态碧水三年行动,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83.3%,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幸福大桥断面达到Ⅱ类水标准;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PM2.5平均浓度为34.8μg/m³,优良天数比率83.9%;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稳定可控,获评“全国气候宜居城市”,入选第三批中国“节气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