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走进涟水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发布日期:2024-02-17

【地质地貌】涟水县境内地层为第四系覆盖。隐伏基岩以淮阴—响水断裂为界,东西部有较大差别。西部广泛隐伏中元古界海州群,仅在靠近断裂线的陈师一带,有部分上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分布,其他地层全部缺失。东部广泛分布新生界第三系地层,厚度自西向东迅速增大,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中生界侏罗系下中统和白垩系浦口组也有零星分布。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苏北凹陷的北部边缘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又发育一系列低序次的隆起和凹陷,有高沟—梁岔古隆起,涟北凹陷,涟水—大东凸起,涟南凹陷。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常被北西向断裂错断。

涟水县境内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地貌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分为沿河高滩地、平原坡地、湖荡洼地。受新构造运动控制,在中新生代不断凹陷的基底上,沉积大量河湖相及海陆交互碎屑沉积物。后期又受黄泛影响,地表普遍覆盖一层厚1—5 米微碱性、冲积相的土黄色粉沙和亚黏土,构成典型的平原地貌类型。长期的沉积和黄泛冲击淤垫,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其中以流经县境南部和东部边缘的古淮河堤内滩地地势最高,真高一般都在10—15米,最高点位于涟城镇谷嘴附近,最高20.7米,比堤外平原相对高出15—18米。堤外平原由西南向东北渐低,至石湖境内降至10米左右。县境东北和西北各有一个盆状洼地,真高一般在5米以下,最低点位于石湖镇十七堡村松林唐松河口附近,真高只有2.7米。境内无湖泊,自然河流多发源于古淮河滩地北侧,自西南流向东北,最后汇入灌河流入黄海。

【气候】  涟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条件较为优越,但年际间降水、温度变化较大。

【土地资源】涟水县行政区域面积167849.6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3233.98公顷,园地面积430.97公顷,林地面积1652.69公顷,草地23.5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9074.1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866.4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5019.05公顷,其他土地2548.80公顷。

【水资源】涟水县境内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余为盐河,古淮河,南、北六塘河过境水及地下水。多年降水平均径流深250毫米,产径流量4.19亿立方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差别显著,一半左右的降水量集中于6~9月,新产径流排泄多,利用少。其他月份则水量不足。过境水与县内降水同步,量大而集中。境内地下水储量丰富。第一含水层(浅层地下水)地表水补给量约4.5亿立方米,第二含水岩组(中层地下水)每年可采水量约0.5亿立方米,第三含水岩组(深层地下水)每年可采水量0.3亿立方米。盐河以东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不宜直接灌溉,盐河以西为淡水,可以直接灌溉和饮用。梁岔、涟城一带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为一古河道,水质好,储量丰富,可作大型供水水源。

【林业资源】涟水县林业用地面积2999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8220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00公顷,未成林地面积630公顷,苗圃地面积920公顷,其他林地面积120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410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300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35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75万立方米;全县活立木总株4400万株,年可采伐量2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