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走进涟水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布日期:2024-02-17

涟水县境在夏、商、西周时期,为淮夷聚居之地。东周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

秦时,县境属东海郡。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淮浦县,属临淮郡,此为涟水建县之始。新莽时,改淮浦县为淮敬县。东汉时,复称淮浦县,属东海郡。

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因之;东晋初元帝时侨置江南。

南北朝时,南齐建元二年(480),以东海郡属冀州,称北东海郡,侨治连口(现涟城街道),并于北境置襄贲县,此为襄贲侨置涟水之始。建武二年(495),省淮浦县,自此淮浦之名不存。梁时,襄贲仍隶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东海郡为海安郡,襄贲属海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为州,以襄贲县属海州;开皇五年(585),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因境内有涟河而得名,涟水之名始见。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涟水属东海郡。

唐初,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置涟州,在县境北15千米分置金城县(城址在现红窑金城村),州治涟水城,辖涟水、金城二县。贞观元年(627)废涟州,并省金城县,以涟水县属泗州。总章元年(668)改属楚州,咸亨五年(674)还属泗州。乾宁二年(895),杨行密袭取滨淮诸州,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后周显德四年(957),涟水属后周。

宋初,涟水县属泗州,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涟水军,属淮南东路;熙宁五年(1072)废,仍为涟水县,隶淮南东路楚州;元祐二年(1087),复为军。南宋时,涟水成为宋、金相争要地,时而属宋,时而属金。景定三年(1262),涟水军改为安东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安东州归附元,改立涟州,旋复称安东州,二十七年归山东路,二十九年改隶淮安路。

明洪武二年(1369),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

清因明制,仍称安东县,属淮安府。

民国3年(1914)1月,废府存道,因与奉天省安东县同名,复称涟水县,属淮扬道。民国16年废道,由省直接管辖。民国22年,江苏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分13个区,涟水属十一区(淮阴区),此后,全省行政督察区多次变更调整,涟水先后属第八区、第七区、第六区、第七区,除第八区为东海区外,余属伪江苏省公署徐州办事处、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伪淮海省淮阴督察区。

民国29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是年10月,成立河东办事处(亦称河东行署、涟东行署),辖原涟水县盐河以东的四区、六区和七区。民国30年1月,河东办事处与涟灌阜办事处合并成立涟东县,划归盐阜区。是年5月撤淮阴、涟水两县建制,成立淮涟办事处,12月撤销,恢复涟水县建制,属淮海区。

1950年6月,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为涟水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隶属淮阴地区。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县隶属淮阴市。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涟水县隶属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