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走进涟水 名优特产
名优特产

发布日期:2024-07-10

涟水捆蹄  主要产于高沟、梁岔等镇(街道)。清末开始在涟水民间出现(相传由清代道光年间高沟镇做熏烧肉的师傅郑云福兄弟首创),并逐渐成为涟水特有菜肴。制作捆蹄的主料采用当地所产黑猪猪肉(猪重90-100千克的猪后腿瘦肉和猪小肠衣),配料有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甘草、橙皮、豆蔻、豆仁、火硝、黄酒、冰糖、精盐、味精、葱姜、麻油、酱油等18种。其中,茴香选用涟水特有的中茴香。制作工艺是将配料捣碎,撒在切好的肉片上,再用当地特有的“柳草”捆紧,经过酱油浸泡和老汤蒸煮。捆蹄的制作要经过吊卤的程序,而用于吊卤的老卤是从北宋时期一脉相传下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涟水,高沟一带的百姓逃荒时仍随身携带祖上传下来的吊捆蹄的老卤。捆蹄一般制作成直径 5-8厘米、长 10-15厘米的圆柱体,食用时切片作为冷菜,色泽酱红,纹路清晰,风味独特。

涟水萝卜干  又称“安东萝卜干”,早在[光绪]《安东县志》中就有记载.县内农户大多会腌制加工,尤以石湖、南集、黄营等镇(街道)所产萝卜干品质为佳。腌制萝卜干所用的萝卜生长于涟水海盐性重盐碱地土壤中,其个头瘦小,含水分少,皮色紫红,故又名“楞头紫”。生食虽非上品,但制成萝卜干后则为珍品。腌制时选用个头中等偏小的“楞头紫”,一般长度为8厘米~10厘米,直径2厘米~4厘米,将萝卜洗净去须,每个萝卜都一律切成四瓣(涟水民间有“安东萝卜干——刀刀见皮”歇后语,即由此而来),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放入缸中,先放至1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再放再撒,最上一层盐要撒得稍厚些,一般生萝卜50千克,撒食盐2千克~3千克,盐过多会减少萝卜干的风味。盐放好后,上压以重物,7天~10天后,捞起晒于(缸里的卤为“原卤”,不要倒掉,另外,萝卜选嫩的腌下来的卤才多),成为“原干”。原干不宜食用,必须经过“吊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压之,使之吸收原卤。过7天~10天后,捞起再晒,到大半天,萝卜的皮往里凹的时候,用一些原卤和醋(醋可防霉)烧开(卤和醋的量根据萝卜量而定)冷却后,洒到萝卜干上,边洒边拌均匀。然后装到坛子里把坛口封好,这是本味萝卜干的做法。如果做五香萝卜干等,可将花椒、八角、丁香等炒好捣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熬成汁加人,几天后即可食用。涟水萝卜干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每100克含铁0.7毫克~1毫克、钙51毫克~55毫克、锌0.22毫克~0.5毫克,钼0.19毫克~0.33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尼克酸、淀粉酶、多缩戊糖等。具有色泽鲜艳,香脆可口特色,食用时,将萝卜干洗净切碎,置入小碟,淋上麻油,或撒上点芝麻即成佳肴。民国年间,涟水萝卜干随涟水人的足迹漂洋过海,到达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享誉海内外。

涟水红皮花生  主要分布在陈师、成集、梁岔、高沟等镇(街道),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大,是涟水县的特色产业。该片区域是有一定肥力又较疏松的砂壤土,这种土壤通气性、透水性好,能保证果针顺利入土,富含磷、钾养分,适宜红皮花生种植,生长的红皮花生荚果表面光洁,壳薄,籽仁饱满、红衣艳丽,品质好且收获方便。红皮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红皮花生富含铁元素,因而颜色较传统花生更加鲜红。红皮花生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与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涟水素有种植红皮花生的传统,过年时或炒或炸或煮,用来款待亲朋好友。醋泡花生味道更香醇可口,以酸性促进红皮中的铁元素吸收,达到补血益气、生津促食的效果。

涟水黄桃  主要分布在保滩、涟城、南集、石湖等镇(街道)。该地域处于涟水县西南部,为古淮河入海走廊,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种植面积大,为黄桃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黄桃又称黄肉桃,属于蔷薇科桃属,因肉为黄色而得名。黄桃果实硕大,色如黄金,艳丽诱人;果形圆整,果顶圆平,肉质柔韧、甜多酸少、香味浓郁、圆润清甜,风味口感俱佳,主要表现为“甜、大、圆、黄、香”。黄桃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番茄黄素、番茄红素及维生素C、膳食纤维、铁钙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硒、锌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水果,常吃可起到助消化吸收、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养生保健水果。

涟水杨回庄羊肉  黄营镇有杨姓回民居住的村庄,得名“杨回庄”,村内建有清真寺,因民族习俗,这个村庄家家户户自古就养羊烧羊肉,因其羊肉的做法特殊、滋味特别、美味可口而深受大众喜爱,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杨回庄的羊肉取自当地放养的土羊,杨回庄临近古淮河,该地域为古淮河入海走廊,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当地土羊都是散放,性情温顺,自身洁净,其肉美味可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经常食用羊肉,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烹制羊肉时,将宰杀好的羊均分为七大块,放入冷水中反复浸泡,取出血水,依次往大锅中放入2扇肋条、2条前腿、2条后腿及脖子,加入调料包及足量的清水进行蒸煮。羊肉烹制成功最大的秘诀就在于由白果、生姜、花椒、孜然等10多种香料搭配而成的调料包。如此烹饪出的羊肉汤头醇厚,味道香浓,口感细腻、鲜嫩,营养丰富。

涟水水糕  主要产于涟城、高沟、红窑、岔庙、梁岔、陈师等镇(街道),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食品。早在明初,县境内就有制作,到清代水糕样式由原来单一的柞角形增加圆锥体形。后来,为让食客携带方便,又在水糕中间做成小孔,这样既在蒸制时利于通气,又可用麻绳或棉绳串起来携带。涟水水糕是一种没有任何添加成分、纯粹的绿色食品,在大米中掺入一些糯米、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后,再用石磨研磨成细细碎碎的粒状,稍微风干即可。具体做法:先将米粉放入盆内加适量温水浸泡3小时,标准是手握不溢水、手松不成团,将这样状态下的米粉填入木制的模具内,不需摁实,让米粉间有足够的孔隙利于蒸汽进入。将下粗上细的水吊放于炉子上,水吊有一个高出上平面圆筒状的口,筒口利于不断安放和更换模子,待水吊内水沸且冒蒸汽时,往糕模内扫入米粉安放于水吊口,20秒即蒸熟。水糕可以干吃也可以和着吃,尤其是和着吃更加美味,先将糕放在碗内,倒上开水,将碗盖上焖一分钟时间,打开盖子的瞬间放入适量白糖,用筷子迅速搅和即可。

涟水鸡糕  又名“素鸡”“酥鸡”,是淮扬菜十大名菜之一,发源、主产于涟水。清朝中期开始在涟水民间出现,相传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南巡时路过安东(涟水),用膳前对县令说:“朕之饮食素饥即可。”皇帝的本意是素食充饥,未料县令把“素饥”误解为“素鸡”,即令当地名厨姚师傅奉旨办理。姚师傅也不知道“素鸡”是什么,但又不敢相问,便灵机一动,弄些鸡、鱼、肉、虾、蟹、蛋等原料,取其精华,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没想到乾隆食后赞不绝口。从此,“素鸡”便在涟水民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民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时的必备菜肴。因其烹制时需先像蒸糕一样蒸制出笼,且状如蒸糕,入口酥滑,民间又称“鸡糕”“酥鸡”,又以称“鸡糕”最为普遍。制作鸡糕的主料采用当地特有的草鸡鸡脯肉,辅料有肥膘肉、桂鱼肉、豌豆粉、蛋清、葱姜汁、精盐、绍酒等。制作工艺是将鸡脯肉、肥膘肉、桂鱼肉洗净,分别斩成细茸,同放盆内,加辅料搅拌成糊,取瓷盆1只,内抹熟猪油,将糊倒入盆中抹平,上面抹上一层1.5毫米厚的鸡蛋黄,入笼蒸15分钟至熟取出。鸡糕一般都制作成长方形,其规格大致为长25—30厘米、宽5—10厘米、厚3—4厘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蛋黄色表层,中层为乳白色实质层,底层为灰白色油质层。色泽黄白相间,晶莹透明,入口嫩滑韧香。既可当主菜,又可当配料,烧、烤、炒、扣均可。鸡糕营养丰富,每100克鸡糕中含蛋白质19—22克、脂肪9—11克、碳水化合物1—2克;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C、E、尼克酸、钙、磷、钾、赖氨酸等。鸡糕粉嫩如酥,细腻上口,口味清雅、色泽鲜明,营养丰富,作为涟水城乡独创的传统名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各地朋友到涟水,必然要尝一尝涟水鸡糕。特别是涟水的海外游子们,不惜迢迢千里,或返乡,或捎信,以“食之为幸”,大有“鲈鱼堪脍”之奇情。20世纪80年代中期,客居台湾的涟水籍名人顾祝同曾托人回家乡捎两样特产,其中之一就是涟水鸡糕。1998年,涟水鸡糕被评为淮阴市(今淮安市)十大名菜之一。2019年,涟水鸡糕省级地方标准出台,并成为中国地标美食,江苏名菜,第二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指定产品。

涟水草鸡蛋  广泛分布在涟水镇(街道)。涟水草鸡在经历125日龄的育雏期进入育成期,体内鸡蛋卵子经历9—10天接近性成熟,此时草鸡需要高蛋白的食物来补充鸡蛋卵子发育所需营养。涟水草鸡散养于境内的果园、草地中,常常捕食生长区的蚂蚱、蟋蟀、蚯蚓等原生态的小昆虫,草鸡捉食后汲取食材中的高蛋白分子经体内器官转化形成卵黄蛋白质,使得涟水草鸡蛋内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同时,生长区内的樱桃、葡萄、柑橘、石榴等果树的落叶均作为涟水草鸡的食材,由于绿叶中富含胡萝卜素,涟水草鸡觅食后经消化吸收沉淀在蛋黄中使得涟水草鸡蛋的蛋黄为独特的橙红色。涟水草鸡历经300日龄进入预产期,早晚需要补充精料来促进体内鸡蛋的发育,涟水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非常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境内所产小麦、玉米、水稻秸秆和籽粒均作为涟水草鸡早晚饲补的精料使用,本地粗粮中富含不可溶非发酵性纤维,可促进涟水草鸡肠道健康,使涟水草鸡蛋在草鸡体内健康发育,且煮后口感香嫩无腥味。此外,涟水草鸡长期进行原生态的散养,草鸡群整天在当地草地、果园、河边自由觅食,频繁地运动增强体内细胞活跃度,加快卵磷脂的形成,促进草鸡体内胆固醇的代谢,使得产出的涟水鸡蛋卵磷脂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每年9—10月涟水草鸡进入产蛋高峰期,此时境内月均温为14℃,光照时长达253.5小时以上,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涟水草鸡对钙的吸收,使其生长迅速,骨骼健康,活动力强,从而加速鸡蛋内钙元素的累积。适宜的温度保证涟水草鸡全年各时期的生理功能旺盛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调节,从而使涟水草鸡蛋蛋壳比较细腻、硬度较大,且富含高含量的钙元素。涟水县位于淮河流域下游,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补给量约5.3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达991.3毫米,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其中梁岔、涟城一带深层地下水含水层为一古河道,水质清澈、纯净,境内广泛分布的优质水资源充分保障涟水草鸡在整个生长期的饮水需求,涟水草鸡饮水后通过吸收水中矿物质经体内有效合成后沉淀至鸡蛋内,使得涟水草鸡蛋蛋清清澈黏稠,味道鲜美。涟水草鸡蛋个头较小,蛋壳泛白色,细腻、硬度较大,蛋黄为橙红色,蛋清清澈黏稠,蛋黄和蛋清比例为6∶4。其中粗蛋白≥16.3克/100克,脂肪≤3.6克/100克,钙≥203毫克/100克,卵磷脂≥0.76克/100克,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是其独特品质。

涟水芦笋  主要分布在红窑镇。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美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尤其是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与含硒丰富的蘑菇接近, 甚至可与海鱼、海虾等的含硒量媲美,具有“一抗三降”功效。此外,芦笋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芦笋属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根粗2—3毫米。茎平滑,上部在后期常俯垂,分枝较柔弱。叶状枝每3—6株成簇,近扁的圆柱形,略有钝棱,纤细,常稍弧曲,长5—30毫米,粗0.3—0.5毫米;鳞片状叶基部有刺状短距或近无距。花每1—4朵腋生,绿黄色;花梗长8—1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长5—6毫米;花丝中部以下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较小,花被长约3毫米。浆果直径7—8毫米,熟时红色,有2—3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芦笋的茎分为地下根状茎、鳞芽和地上茎三部分。地下根状茎是短缩的变态茎,多水平生长。当分枝密集后,新生分枝向上生长,使根盘上升。肉质贮藏根着生在根状茎上。根状茎有许多节,节上的芽被鳞片包着,故称鳞芽。根状茎的先端鳞芽多聚生,形成鳞芽群,鳞芽萌发形成鳞茎产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茎是肉质茎,其嫩茎就是产品。芦笋的吃法有很多,凉拌、清炒、白灼,抑或是搭配虾仁、牛肉等爆炒均可食用,口味鲜香,爽口、开胃,深受大众喜爱。2019年4月,红窑镇启动建设涟水特色芦笋科技园,总占地面积666.67公顷,累计总投入2亿元,分为“春雨芦笋、春华芦笋、春竺芦笋、春晖芦笋、春禾芦笋”5个基地。根据生产、市场等因素,筛选优势品种,引进达宝莉、特利龙等高产优质芦笋新品种,亩均产量2000千克,亩产值超2万元,采摘周期达15年。全面推广大棚早熟栽培技术,延长芦笋收获期,实现四季生产,稳步提高亩均产量。推广生物有机肥、水肥一体化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有效提升芦笋品质。涟水特色芦笋科技园于2019年成功创成国家级设施化芦笋标准化示范区,2020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1年举办首届涟水芦笋节,成为江苏省最大的设施化芦笋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