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7月31日下午,共青团涟水县委举办的“童乐满‘涟’‘暑’有所‘托’”活动在南集镇王圩辅导站举行。在团县委陆祥的带领下,涟水团县委5名志愿者参与活动,为王圩辅导站的孩子们开设四节课,为同学们带来学习用品等。
志愿者左姝雅为同学们上了《“扫黄打非”知多少》一课,以“扫黄打非·绿书签”进课堂为主题,讲述什么是扫黄?什么是打非?教育学生如何远离不良信息、不购买盗版书刊与非法出版物。如何识别色情、淫秽作品方法,教会同学们从小远离不良书刊。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辨别不良书籍,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明信片奖励。
志愿者们为同学们带来非遗手作药锤制作材料,左姝雅对同学们进行非遗手作药锤制作方法传授:插杆、包药、缠绳等,并现场指导学生进行非遗手作药锤制作,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均能制作出满意的中药锤,弘扬了中医的传统文化。
志愿者朱桐为同学们上了《跟着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去旅行》,为同学们发放丝绸之路路过的国内外名胜古迹明信片,引导同学们了解丝绸之路为国内引回——香料、珠宝、药材、为国外送去——丝绸、茶叶、陶瓷,知道所到之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问答正确的同学给他们发放奖品。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懂得,如今丝绸之路,依旧在发挥作用,一带一路,进行贸易往来,共享地区特产,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志愿者邱子涵为同学们上了《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她从什么是心理健康?用心理健康树——健康心灵:自信、乐观、善良、勇敢、坚强、独立、乐于助人等方面,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灵:撒谎、自闭、叛逆、攀比、孤独、暴躁、不自信等,要求学生从小克服不健康心理要素。通过烦恼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如何应对心理问题,揭示常见心理问题——自责倾向、攀比……通过猜心情,进行心理测试等。通过心理问题回答,了解学生心理知识掌握情况。最后教给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如呼吸法、听音乐调节法、思维转换法、主动倾诉法、体育运动法、发呆防控法、涂色游戏法、多睡觉法等方法,教育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拥有梦想、树立目标、学会掌握控制,做一名健康成长的好少年。
志愿者吴晨曦,为同学们上了《苏菲回家》故事课,通过英汉文字讲述,教育学生懂得人在生气时,要学会调节自己,主动控制自己,教育学生要多和大自然接触,把怒气化为汗水,把愤怒消散在音乐中,找最要好的朋友聊聊等方法,化解心中的烦闷。
四位志愿者的课,各有特色,均是同学们喜欢的,每一节课,都是师生互动,精彩纷呈。
最后,志愿者们为同学们送上爱心物品——学习用品大礼包,还有少儿围棋等。他们把爱心,传给乡村留守儿童,助力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南集镇 周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