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不知不觉间,时光的列车已驶入“2024”的站点。回望2023年的旅程,涟城街道历经春的希冀,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沉淀。全街道上下在攻坚中爬坡过坎,在克难中穿山越海,披荆斩棘,一路高歌,沿途采撷人间千色,记录下“365”个晨昏轮转,印制成一张寄往“时间驿站”的绝版明信片。
这一年,涟城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坚持强基固本“突破点”凝心聚魂,锚定强基固本“薄弱点”疏通筋骨,把好强基固本“关键点”夯实基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呼百应,千帆竞发,街巷楼宇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流下他们辛勤的汗水,他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率先垂范,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这一年,涟城街道锚定“站稳第一方阵,守牢第一位次”,开局即破局,“虎”力全开,策马扬鞭,争分夺秒,在更高目标上开辟新境界,努力谋取在发展格局上胜人一筹,在发展速度上先人一步,在发展质效上高人一等,以更强的定力,更大的魄力,更准的发力,更足的活力,全面兴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热潮。截至当年11月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1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28.56万元,同比增长26%。
这一年,涟城街道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意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干部胸中有图,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眼里有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超标兵,甩追兵,一步一个脚印,一斧接着一斧砍,一锤接着一锤敲,用奋斗姿态书写赶考答卷。
这一年,面对疫情重创后尚待重启复苏的经济,涟城街道上下凭借乐观、豁达和坚韧,拨开重重迷雾,不彷徨,不焦虑。为了发展,“四下”基层的足迹踏遍城乡大地,慰问特殊群体400多人,红色代办13000余件,办理民生政务服务事件17000余件,特别是解决了水岸城邦等小区用电临改正等棘手问题;争项目,抢订单的队伍千里奔波,万里跋涉,江苏森博特种换热设备等3个超亿元项目顺利签约;建设工地、生产车间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普雷斯汀等3个亿元项目顺利竣工;提效能,强素质,优环境的行动迅捷有力,投资3.5亿元的苏康洗护项目已经竣工,投资7亿元的全陵金融等项目正在申报竣工。
这一年,涟城街道一组组人马走村串户听民意,一支支队伍奔赴大江南北忙招商,一批批年轻干部扎根基层逐梦乡野,一位位乡贤回归故土投资兴业,一个个以菊花、水蛆、韭菜为主打的特色产业项目,用独特的“涟城味道”撩拨着市场的神经。
这一年,涟城街道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快中央城、军民中心村等社会治理示范点建设,实施精网微格大走访,聘请30名外卖骑手成立“微网格”志愿服务队,顺利完成省市县市域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验收。强化安全生产,注重信访稳定。
这一年,涟城街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加大土地回收和高效利用力度,村平增收28.6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0万元。启动季庵等4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别新培育2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22个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526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
这一年,涟城街道大力发展服务业,灯火璀璨、热闹喧嚣的夜市,久违的烟火气让曾经一度冷清的涟城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住餐业销售额近6亿元。
这一年,涟城街道文明创建再掀高潮。深入推进小区治理,持续擦亮“涟心万家”物业品牌,成立130个小区党支部,打造梅园、桃园、美丽家园等一批省市示范小区;大力实施“五乱整治”,不断提升市容面貌;全面开展以铺设破损路面、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辆停车位和充电桩等补短板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这一年,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勾勒出涟城人奋进的曲线,挺拔的脊梁和拼搏的姿态,呈现出涟城人动人的笑容,更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美好。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饱含艰辛。刚刚闭幕的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奏响了新一年奋进的号角。涟城街道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聚焦“五个更高”,坚持“五个围绕、五个加快”,即聚焦更高层次提升产业质效,更高品质促进城乡融合,更高效率扩大项目投资,更高水平厚植生态本色,更高追求谋取群众福祉,坚持围绕构建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围绕筑牢发展底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提升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民生改善,围绕释放发展动能,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县委要求上来,把行动和作风落实到推动发展上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昂扬奋进之志,保持攻坚之势,凝聚磅礴之力,以不懈的追求奋力谱写涟城跨越发展新篇章。
(作者:涟城街道 刘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