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淮浦学校教育集团举行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5-05-15 来源: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涟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及《涟水县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要求,全面推进涟水县淮浦学校教育集团(小学)优质均衡发展,深化“融学·水韵”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搭建教师成长交流平台,5月13日,涟水县淮浦学校教育集团举行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聚焦“融学·水韵”课堂建设,重点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新路径,主题定为“着眼整体建构,凸显概念本质”。
淮浦学校刘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以“分桃游戏”情境导入,通过“整体分割—概念迁移—实践验证”的教学三部曲,引导学生从“单个物体”到“多元整体”建立分数认知。
朱码学校嵇婷、余圩学校余金华、成集学校采海军、淮浦学校王海燕等老师从多个角度对这节课给予了评价。
周萍萍老师作《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报告,提出数学+信息技术(编程绘图)、数学+生活实践(超市购物)、数学+大单元(主题项目)、数学+传统文化(节气测量)、数学+艺术创作(分数美学)“五维融合“模型。
尹苏亚老师以《结构化教学助力深度学习》为题,阐释“知识结构化—认知结构化—思维结构化”的三层实施路径,强调要构建“承重墙”打通“隔断墙”。
王勇副校长作活动总结。他认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着力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创新”,从“经验驱动”转向“研究赋能”的三重转变。他还结合自身成长,提出建议:1. 磨课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 2.结构化教学要把握“整体性、关联性、进阶性”三大特征; 3. 跨学科作业设计要做到“有根(学科本质)、有魂(核心素养)、有趣(儿童立场)”。
(作者:县教育体育局 于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