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网站无障碍

教育体育局:构建认知框架 促进量感发展

​——涟水县乡镇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西片区教研活动在蒋庵小学举行

2025-05-09 来源:县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

五月悄然来临,带着温柔的阳光与蓬勃的生机,涟水县小学数学“融学·水韵”课堂西片区第三次教研活动于5月6日下午在蒋庵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以“构建认知框架 促进量感发展”为主题,通过单元整体解读、课时案例剖析、教学策略研讨等形式,为西片区六年级数学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县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研训团队、学科中心组成员及西片区数学骨干教师参与深度教研。

一、单元解构:构建图形几何知识的结构化体系

“图形几何类学习不应停留于公式记忆,而应建立在对概念本质的深度理解上。”蒋庵小学张志坚老师在单元整体解读环节,以课标要求为纲,通过纵向梳理平面图形、立方体图形相关知识体系,揭示了度量领域的螺旋上升结构。他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对情境导入、知识梳理、综合与拓展、总结提升四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具体操作深化度量本质理解,结合生活情境发展量感直觉,借助空间想象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运用结构化思维构建知识网络。这种基于教材整体观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单元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课例深耕:探索图形几何教学实施路径

在课时精析环节,来自杨口、前进、麻垛、余圩、梁岔五所小学的骨干教师以具体教学案例、实践中遇到的教学困惑、优秀的经验为导向分别对本单元各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阐述,将图形认识、抽象的面积、体积计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活动,展现了如何建立面积、体积单位表象,诠释了公式推导的探究过程,示范了量感培养的生活化路径,破解了周长与面积概念的认知误区,不仅让与会老师们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还知道了为什么这么教。

三、智慧碰撞:聚焦教学痛点、难点深度研讨

“农村学校孩子两极分化严重,层次分明,如何在教学中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前进中心小学老师提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怎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对于单位进率转化,具体的单位选择,学生量感不足如何提高?”梁岔中心小学的陈老师在会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他们指出,教学中要注重直观呈现二维空间的变化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强化知识系统认知,提出通过“身体尺”、课桌面、教室地砖、自己熟悉的事物面积和空间位置大小等渐进式参照物培养估测能力。各老师针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不同的见解在深度交流中形成科学共识。

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兼职研训员沈立刚指出,多数与会老师教学设计以构建思维导图为基础,形成知识系统化记忆,打破课时壁垒;是用真实情境驱动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迁移。他特别强调“融学·水韵”课堂应从单纯知识传授,转变成帮助学生达成知识模块构建,从机械训练转向思维发展。

县教师发展中心研训科科长、特级教师颜春红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老师备课一定要超前,在认真研读教材基础上精心准备,才能保证一堂好课的呈现;与会老师要通过活动触发思考,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总结经验;要在活动中发现优秀,寻找差距,取长补短。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此次区域教研活动通过课例解剖、策略研讨、资源共建等形式,不仅破解了复习课教学中的现实困惑,更探索出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设计交流、优质课例资源共享,持续推动“融学·水韵”课堂改革走向纵深,为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注入专业动能。

(作者:县教育体育局  胡巍巍、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