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来源: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次
雨落百谷生,人勤满园春。为进一步助力县中振兴,深入推进“三新”背景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系统思维能力,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新高考,赋能2025届高考质量提升,今年以来,县教师发展中心以“三新”改革为行动坐标,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生态,以“融学课堂·发展教师·提升质量”为年度主题,构建“调研诊断—团队赋能—实践转化”三位一体研训体系。通过深入课堂调研、召开备课组长会议、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专家名师引领等多维赋能行动,为全县高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把脉,课堂调研问诊教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推动“融学·水韵”课堂改革,县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研训科启动“素养导向课堂诊断月”行动,组建由学科研训员、学科带头人构成的9个调研小组,对涟水中学、郑梁梅高级中学等县域6所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9大学科进行全覆盖调研,累计开展诊断性听课176节次,并形成《课堂教学调研质量报告》6份。调研采取“推门听课、数据追踪、学生访谈”三维诊断模式,近距离、多维度、深层次剖析各学科在贯彻落实新课标、实践“融学·水韵”课堂,尤其是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等方面的情况,针对教学内容、课堂呈现、备课及作业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指导,精准把脉。
聚力攻坚,备课组长联席赋能。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团队合作是优秀备课组的前提,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持续强化备课组长责任意识,高中各学科研训员分学科分年级召开了“精准分析明方向,聚力引领提质量”主题备课组长会议。各学科备课组长依据本学科特点以及本校本年级教学情况,从“聚焦新高考,探究新思路,追求高效益”出发,主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授课内容、校本课程研究、课堂样态重构、高三二轮复习备考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互学互鉴,共研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拓界取经,外出考察激活思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出考察既可以拓宽视野,又能够激活思维。3月4日至5日、3月11日至12日,分批次组织三星、四星高中校的高三年级分管校长、骨干教师等共40人分别赴泰州、扬州、南通等地开展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的“问题链层级设计”等创新策略,宝应氾水中学年轻教师的AI、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应用助力课堂教学探索案例让人耳目一新;白蒲高级中学负责人所作的《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备考策略》报告,非常精彩,重点介绍了高三复习时间统筹与考前状态调整的细化、如何合理高效把握复习备考节奏以构体法同体法的方法策略,有很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如皋中学等学校9门学科老师开设的专题复习课,考点把握精准,难点突破落实到位,师生互动和谐高效,始终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之中。为汲取更多经验,各学科研训员和骨干教师还通过评课议课、访谈、观摩备课组集体教研等方式与考察学校备课组深入研讨,努力为全县高三复习注入新活力和新思路。
名家引航,专家讲座擘画蓝图。名师如灯,引领前行。特邀南通市教科院、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3位知名教育教学专家,于3月7日至8日面向全县各高中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高中研训员及高三各学科备课组组长、骨干教师代表,各高中校高三全体班主任及高一高二班主任代表,分别开设教学管理、教研管理、班级管理等专题讲座。讲座深入浅出,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又有精彩绝伦的案例,既紧贴时代传承,又面向未来创新,不仅为校领导、老师们分析问题、指点迷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更为全县高中教育注入了奋进动力。
俯首躬耕,蓄势赋能开启新程。春花烂漫,步履铿锵。教育征途漫漫,专业精进不止。在今后的工作中,县教师发展中心将积极探究新思路,追求高效益,认真汲取学习成果,俯首躬耕,继续深化“诊断—研修—实践—反思”成长闭环,创新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提升策略,为涟水教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开启新的征程。
(作者:县教师发展中心 程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