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厂中厂”安全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涟水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厂中厂”风险特点,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厂中厂”安全治理走深走实。
一、全面摸底,动态监管筑牢基础。截至目前,我县已全面摸清“厂中厂”出租方99家、承租企业286家,将121家存在分层分线出租情形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建立健全动态更新机制,明确企业在承租方变更、工艺调整、危险物料变化等6类重大事项发生时,必须在24小时内向属地政府和应急部门报告,确保监管信息实时准确、底数清晰。
二、问题导向,督查通报推动整改。近期,县安委办组织对县开发区、涟城街道等重点区域开展“厂中厂”暗访督查,发现并通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堵塞、“一键响铃”缺失、电线私拉乱接等四类突出隐患。针对督查发现问题,立即启动整改闭环机制,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推动隐患动态清零,举一反三强化同类问题排查。
三、示范引领,打造标准化管理样板。选取重点镇街和开发区共64家“厂中厂”园区作为示范点位,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管理模式。统一制定《“厂中厂”安全管理协议》《安全管理统一协调人任命书》《安全管理一张图》《应急处置一张图》等标准化文书,实现安全管理流程化、可视化。
四、创新机制,压实一线监管责任。创新实施“安全统一协调人”制度,明确其“五大义务”,强化履职考核与失职追责,筑牢一线监管防线。推行“厂中厂安全管理一张图”可视化监管,以四色图清晰标注厂房布局、风险点位、疏散路线、消防设施等,实现风险与责任“一图尽览”。
五、严格执法,推动主体责任落地。依据《“厂中厂”服务指导表》和《安全检查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出租方与承租方双向检查,重点围绕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应急演练开展、风险辨识管控等内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消除隐患。
六、对标提升,构建长效治理格局。涟水县积极对标省市要求,严格落实“五个一”“五不得”“五严禁”等管理要求,推动“厂中厂”安全治理向网格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下一步,涟水县将持续深化“厂中厂”安全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压实属地责任,推动分类分级监管,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作者:县应急管理局 陈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