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今天我们上的是结艺,结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志愿授课的非遗传承人王亚梅老师正微笑着给前来上课的孩子们认真讲解着。
7月7日,“艺”起童行—涟水县文化馆2025年暑期少儿和青少年艺术类公益培训班正式“开学”,650多名孩子将在这个炎热的假期错时在涟水县文化馆凉爽的教室里开始“艺”起成长的“七彩假期”。
本次青少年艺术类公益培训,共开设少儿声乐、朗诵、硬笔书法、国画、街舞、结艺、面塑、剪纸共9个艺术类培训科目,并通过多渠道向社会招募志愿者,遴选责任心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公益心、乐于奉献的12名教师进行公益教学。
丰富的课程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学习,也得到了家长们的点赞。“一到放暑假,我们家长就发愁,又要上班,又不放心在家里的孩子。正好看到微信公众号里涟水文化馆这个公益培训,所以立即给姐姐报了一个朗诵课,给弟弟报了街舞课……”送两个来上课的家长王女士笑着说。
为上好“艺”起童行这堂“课”,作为公益培训主体的涟水县文化馆在即将开课前,召开了教师培训会,进一步明确班级管理纪律,强化对学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学员培训期间在馆内的人身安全。其次是与所有学员签订《安全协议》,制定《少儿公益培训规章制度》,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发放学员证,要求学员凭证进班。同时,在开课时间上,安排在7月7日至8月15日。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培训主课,还穿插感恩教育、学习习惯、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传统非遗等内容。
“我们每一年都会举办各类暑期公益培训,依托我们文化馆在社会的影响力,积极联动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公益培训课程,帮助青少年提升文化艺术才能和身体素质,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涟水县文化馆负责人杨加堂介绍称。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促进青少年美育发展,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涟水县充分发挥自身“联”字优势,构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坚持重心下移、服务基层、聚焦需求、把握重点,依托文化馆基层服务点等文化设施,进一步组织好公益培训活动、使用好阵地、整合好资源,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通过“专业服务+兴趣培养+家庭参与”三管齐下,使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学艺”充电,做好暑期儿童关爱工作,做好儿童成长引路人、儿童权益守护人、儿童未来逐梦人。
(作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孙晓东、杨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