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文广旅游局:小村庄 “以戏育人,以人促戏”,打造“美育+德育”新高度
发布日期:2025-04-23   来源: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近日,在涟水县南集镇范荡村群众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场由群众自编自演自导的一场“戏”说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的小戏,其诙谐的剧情,让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近年来,范荡村以“戏”说方式,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本土优秀文化融入广阔农村德育大课堂,创作生产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移风易俗节目,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有效推动村民德育教育有“艺”思,打造了 “美育+德育”相融合的文化“惠”民新模式,把“有意思”转化为“有意义”,让村民在演戏看戏创演体验中温润心灵,涵养高尚道德情操。

戏剧艺术具有承载精神、传播思想的重要功能。范荡村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深入挖掘本土优质文化资源内涵、精神特质和思想精髓,通过系统梳理、分类打造,精心创作排演了《新婚新风尚》《崇尚科学树新风》等节目,以表演唱形式展现婚事新办和破除陈规陋习;还从当前农村的不良陋习高价彩礼以及孝老爱亲为小切口,创作了小戏剧《亲家和》《婆婆也是妈》等,进一步展现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不良习俗和歪风邪气现象,让观戏的群众感同身受,引发强烈共鸣,形成了 “戏里有比照,演员动真情”的双向奔赴,不断推动以戏育人的“富起来”,厚实铸魂育人的“新课堂”。

为让戏剧演出活起来,进一步点亮戏剧 “源头活水”。范荡村还紧紧依托“淮剧涟水”现象,放大“小淮戏之村”效应,进一步发挥群众大舞台优势,整合戏剧创作、演艺“源头”资源,聚焦陈规陋习,把百姓议事室、村民议事会、有事“码”上说等平台资源进行整合、融合,让群众把“赌博、迷信、高随礼、高彩礼”等现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直通“导演室”“编辑部”,充分发挥小戏育人的 “价值导向、情感激励、美育提升、德育陶冶”四大功能,推动“融戏剧、化教育、致善美”的德育教育实践具象化呈现、戏剧化演绎。

以戏剧育全人,以作品促成长,是范荡村小戏育人的基础。为做实戏剧根基,确保产出有内涵、有营养、有“艺”思。范荡村的乡土文化艺术团提出“小舞台也要高标准”,在小戏剧本创作、角色演练、戏剧排练中,对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要认真打磨,让乡音俚语,到嘴到肚。同时,节目的质量必须是整体出色、细节出彩,必须演好老百姓的身边事、心头事,让党的好政策、好家风等通过正能量还原,寓教于乐,真正形成“喇叭一喊,全村来看”,在还原、沉浸村民生活的“戏”说背景中,推动村民在观戏上感悟剧情人物、先进村民典型进行所思、所感、所行、所言,深刻感悟优秀文化的历史底蕴、人文魅力,达到启智润心、育美化人的育人效果。

戏剧是德育的一座“富矿”,更是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下一步,范荡村将充分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讲好乡音俚语新故事、美故事,传承好本土优秀文化,推动以戏润人新高度,让广大村民在参演中感知体悟情感之美、精神之美,进一步发挥戏剧育人的“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更大作用。

(作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孙晓东、何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