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万物生,风暖踏新程。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涟水县教育体育局《“涟享学”助学工程实施办法》文件精神,3月19日下午,涟水县军民小学“涟享学”送教助学暨“融学·水韵”课堂研讨活动在涟水县麻垛严庄小学举行。
邱艳老师执教五年级英语《Unit 3 Asking the way 》一课,邱老师带领学生们回顾表达能力的核心词句,在关键词引导下讨论、复述单元主题图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学习借助图片、实物等开展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带着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经验解决问题。
张峥嵘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一课。张老师在“科学发现”主题引领下,设计了“认识表里的生物”“梳理‘我’的探究过程”“剖析‘我’的探究过程”和“给小冯至提建议”这一连串有逻辑关联、有层次进阶的四个学习活动,学生分别通过阅读、梳理、辩论和创作等多种学习策略,以培养学生思维连结性,促进知识建构,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素养达成。
姜丽老师作了《支架落实思辨,助力思维发展》的主题讲座,姜老师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篇课文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她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单篇课文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在循序渐进中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胡菊芳老师开设题为《基于“融学•水韵”课堂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胡老师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数的顺序》为例,深入阐述了如何将该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她强调,融学课堂需以儿童视角重构知识,让数学规律如流水般自然流淌进学生心田。
李中治老师为大家带来《开发课程资源,优化习作单元教学》的主题讲座。李老师从巧借课后习题“精细”定位,体现“习作眼光”;运用课程资源“精确”施教,落实“习作要素”;针对训练难点“精准”指导,习得“表达技巧”三方面为我们的习作单元教学指明了方向。李老师强调,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王伟老师开设题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考》的主题讲座,王老师从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理念;微课的特点;微课的优点四方面作具体阐述。他指出:为了更好地在农村小学数学中应用微课,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课资源,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杏花疏影,情满育斌,一路探索,一路收获芬芳。本次送教活动,是一次温暖的牵手,更是一次成长的对话。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作者:涟水县军民小学 张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