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走深走实,提升农民工群体法治素养,围绕“学法促稳定,助力新发展”这一主题,涟水县司法局开展为期一周的普法活动,以法治春雨滋润基层土壤,切实筑牢平安涟水法治建设根基。
一是聚焦需求精准发力,筑牢法治根基。针对农民工群体在劳动权益保障、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迫切需求,县司法局发动基层司法所,联合劳动保障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特色普法菜单”。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编、侵权责任编,《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申请流程,以及乡风文明建设中涉及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高频法律问题,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特别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题讲座,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提供定制化法律咨询,实现普法供给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
二是创新形式多维渗透,构建普法矩阵。深入开展“法律集市”活动,邀请资深律师、劳动仲裁员开展“法律门诊”服务,通过“理论宣讲+情景互动+文化浸润”三维服务模式切实增强普法实效,打通法律服务深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答题兑换法治相关文创产品,现场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次。组建“法治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在建工地等场所开展“午间普法一刻钟”活动。结合移风易俗工作,组织社区网格员、调解员、乡贤代表,用方言土话解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的法律风险。
三是长效赋能成效凸显,激活法治动能。本次系列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1000余人次,化解潜在矛盾纠纷13起,法律援助申请量同比增长40%,引导农民工显著提升维权能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造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建立“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双联动机制,培育11名农民工法治带头人。推动乡村文明新风落地生根,依托“村民议事堂”修订村规民约,新增“红白事简办”“垃圾分类奖惩”等条款,评选“遵法尚德示范家庭”10户,法治与德治协同效应日益显现。
下一阶段,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法治宣传从“活动式”向“浸润式”转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作者:县司法局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