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文旅局:好戏不断档 文化不打烊
发布日期:2023-12-21   来源: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近年来,涟水县持续不断送戏下乡、惠民演出,让文化惠民不断“向下扎根”,并让精品剧目“沉”到基层一线,让“好戏不断”成为推进涟水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增强乡村活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为引领,打造经典作品。“从乡村来,演百姓事。”是“涟水现象”的魂。为加强精品创作,涟水县淮剧团、涟水县文化馆等常年“挖”基层题材、演农村戏,在田间地头、农家院中挖掘出新农村中农民的人性和人情,了解了乡村振兴的新方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同时,实施“名家名作”培育行动和“推新人推新作”行动计划,打造“涟水艺派”“文化涟军”。还复排传统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不断挖掘传统作品文化潜力,赋予传统作品新的时代气息。

以乡村为核心,繁荣戏曲舞台。作为“小戏之乡”的南集镇范荡村,把传承和发扬小淮戏特色文化作为己任。“乡土艺术团”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家前屋后,给范荡村的村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文明潜移默化融入村民的生活习惯中。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涟水淮剧团还创排“党员三部曲”第二部作品《村里有个管得宽》等精品力作,并完成送戏下乡省定演出场次48场,宿迁区域演出24场,《村里有个管得宽》市内巡演100场计划,已完成30余场演出任务,完成文化惠民36场,切实让“文艺范儿”接上“烟火气”。

简化管理机制,搞活创新氛围。设立“双名”工程专项资金,每两年组织一次“双名”典型评选评奖表彰,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淮剧精品的创作生产。在人员配置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给予扶持,委托扬州艺校、淮安艺校培养淮剧学员18名,为剧团注入新鲜血液;通过财政补贴支持剧团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同时,为激发县淮剧团创造力,打破过去的“等米下锅”,转变“找米下锅”“定单下菜”。并在全县16个镇街园区选择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建立126个百姓大舞台点位,推动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重点辐射,确保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覆盖全县所有村居社区。

(作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孙晓东、张弼玺、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