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格化”包保。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安全生产包保责任长效机制,按照“部门监管为主、属地为辅,条块结合、属地补位”的原则,梳理细分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各类重点行业领域,明确责任清单18张,推动各镇、街道 ,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落实“清单制+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知责、明责。
二、“精细化”排查。落实“日排查、周调度、月研判”制度,针对全县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自建房、充装站液化石油气瓶等重点部位,开展全覆盖、全方位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派出检查组75组,检查点位311家次,发现隐患问题1211项,已整改1057项,整改率87.3%。
三、“闭环化”整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省市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开展“回头看”,随机抽取生产经营单位4家,发现隐患问题9项,均已督促整改销号。同时,结合“强安2023”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以查促改、以罚促改,切实推动安全生产履责、尽责。5月至今,累计处罚生产经营单位141家次,处罚款53.19万元,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一案双罚”2次,行刑衔接5起。
(作者:县应急管理局 李尉铨、刘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