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校外艺培机构隐形变异治理成果,畅通人民群众对校外艺培机构隐形变异非法行为的举报平台。近年来,涟水县文广旅游局把治理隐形变异校外艺术培训机构作为“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引导转型、强力规范、防范风险”的工作思路,全力规范校外艺培机构培训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全县60余家的校外艺培机构监管,处理对艺培机构“退费难”等问题20余起。
一是构建“多层次”宣传体系。为进一步统筹全县治理隐形变异校外艺培机构工作,涟水县文广旅游局通过本地新媒体的涟水“醉美五岛湖”、涟水论坛、抖音本地板块、B站本地板块等线上媒体,以及线下通过在A级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网吧、主要街道的电子屏等向社会宣传国家、省、市、县校外艺培机构治理相关文件精神。同时,会同教育、公安、市场等部门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引导家长选择正规培训机构,在规定的时间段参与培训;会同教育等部门在各中小学校召开主题班会、专题家长会等,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双减”政策规定及各类隐形变异培训的风险和隐患,形成群防群治合力。
二是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为集中整治“治标治本”,涟水县文广旅游局推行全域化建网格、精准化建组织、多元化建队伍、规范化建流程“四化四建”工作举措,加大综合治理和网格化巡查监测、线索通报力度,做到对隐形变异校外培训机构早发现、早治理。在寒暑假期间,涟水县文广旅游局会同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内大润发商圈、中联壹城商业圈等校外艺培机构进行“拉网式”“网格化”全面排查,对超范围经营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整改。其次是建立常态化排查制度,组织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节假日分片区对校外培训机构及群众举报较多的商圈、居民楼、小区等进行“走街串巷式”排查,有效地维护了校外艺培机构经营秩序。
三是构建“多方位”工作机制。为畅通人民群众对校外艺培机构隐形变异非法行为的举报,涟水县文广旅游局落实专人负责群众反映问题的办理工作,规范登记来自12345市长热线、相关举报电话、举报信、网格化推送等渠道涉及校外艺培机构违规的举报线索,做到收到即调查、调查即处理、处理即回复。今年以来,收到艺培机构“退费难”等问题20余起,办理率100%。建立黑白名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涟水县校外艺培机构“黑白名单”,对于存在“无证办学”“聘任在职中小学教师”等情形的校外艺培机构隐形变异的行为,采取“一票否决”制,一经查证属实,将其纳入“黑名单”;对于违反其他规定的校外培训机构,经整改仍不合格的,查证属实后将其纳入“黑名单”。黑白名单实行动态调整,被列入“白名单”的校外艺培机构,有违法违规办学行为且拒不整改的纳入“黑名单”。
(作者: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孙晓东、顾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