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3月21日,县政协召开十一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省、市政协全会精神,协商通过县政协2025年工作要点和协商计划,解读《镇(街道)政协工委2025年工作清单》《2025年度县政协委员履职清单》和《县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评价办法》等文件。县政协主席姜杰主持会议并讲话。县政协副主席姚兵、左健、周建华、郑志梅,县政协常委,各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统战委员,部分县政协委员以及县政协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姜杰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尤为重要。要讲学习、重领会,在“三个维度”上深化内化转化。一是内容上要更聚焦。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县委“2233”发展战略、工作要点、协商计划,主动把政协履职放到全县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二是形式上要更多样。开展“沉浸式”阅读,组织经典朗诵会、名家分享会,让委员在活动中享受阅读;开展“行走式”阅读,组织委员赴“百亿”项目一线、委员企业、红色基地等地,在场景中分享阅读;开展“互动式”阅读,组织委员进文化“三馆”,邀请专家学者座谈交流。三是平台上要更优化。继续组织“委委道来”读书分享会,每个专委不少于2场;今年还要举办不少于6场“政协讲坛”,引导更多委员多上讲台、常上讲台、争上讲台。要履好职、尽好责,在“三个环节”上提质提精提效。一是调研要深。有针对性地安排“强化规上企业培育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关爱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等一批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议专题协商选题,每个专委还安排不少于2个调研课题。二是协商要准。在参加协商会议前要深入思考,做到选题要准、建言要深,邀请各方面领导、多领域专家参会,议到关键处、讲出金点子。三是监督要实。进一步完善“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成果票评制度”,组织更多政协委员参与票评,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让政协民主监督硬起来。要敢创新、善创新,在“四个项目”上用心用情用力。一是打造委员工作室,织密为民服务网。打造一批“连锁型、界别型、区域型、主题型、联合型、个人型”“六型”委员工作室,努力做到“室有其事、室有其规、室有其特、室有其效”,依托委员工作室,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构建委员履职服务为民一张网。二是探索打造提案“三合一”全周期服务体系。让委员既做“提案人”,又当“监督者”,还是“评议方”,邀请提案人成立监督观察员团队、评议组团队,在提案办前、办中、办后,通过座谈交流、集中视察、微调研等形式,多频次组织提案人到提案承办单位“面对面”互动协商。三是做优履职成果发布厅。继续举办履职成果发布活动,通过集中发布与常态发布、线上发布与线下发布、专题发布与综合发布相结合、单一发布与多元发布相结合,更好地展示委员风采。四是深化“文史活化”行动。推动涟水“两大现象”融合,通过淮剧形式再现冲刺“百强”历程,邀请“四个”百亿项目落地等重大发展事件的亲历者进行讲述,留存建功“百强”奋斗史实。打造文史小剧院、文史说唱团、文史小广场,积极开展文史“四进”活动,适时举办文史精品分享会,推动“文史活化”成果运用与传播。要走前列、做示范,在“三个层面”率先领先争先。一是事事争先进。要珍惜常委身份,认真履行常委职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主动上前、不推不让,在政协各项活动中冲在前、带头干,尽心尽力、真情真意,用实际行动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处处添荣誉。过去几年我们连续获得市政协考核第一位次的好成绩,就是因为涟水政协工作思维新、创新多、影响大,每一位委员都要有荣誉意识。三是时时守底线。政协常委是一种政治身份,一言一行备受社会关注,也代表着政协的形象。既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也要带头遵守政协章程、带头执行政协决议、带头参加政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