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08 来源:涟水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八次全会要求,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需、退役军人所盼,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全力以赴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开展。
★★深化思政引领工作 着力汇聚发展力量★★
抓实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来学习,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明确以原原本本学《条例》为抓手,以持续加强警示教育为路径,以提升认识、改变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目的的开展模式,努力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县委召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暨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强化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发挥,健全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统筹借力推进各成员单位忠诚履职、同力前行,科学有力推动各项退役军人工作有序开展。
★★巩固双拥创建成果 持续深化双拥共建★★
用心做好双拥服务。常态做好春节、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慰问工作,走访慰问驻涟部队,送上慰问物资共计29万元;为188名入伍新兵赠送双肩背包,助力新兵开启军旅新征程。开展“书法进社区”“书画进军营”等活动,为驻涟官兵和优抚对象们送上节日祝福。邀请涟水县青春歌舞团创作拥军类歌舞节目并参加淮安市双拥文艺展演,其中歌舞表演《爱我人民爱我军》荣获特等奖,情景剧《拥军行》荣获二等奖。多样化营造尊崇氛围。开展“红日映照奋进路”国防教育课暨“行走涟水·阅见未来”研学,组织军民小学国防班120名师生走进军营接受国防教育。召开“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全县党政机关学生群众共400余人参加。在涟水门户网站等县内媒体开辟双拥宣传专栏,清明节烈士祭扫、国防教育仪式、军事日等活动被集中宣传报道,3篇双拥稿件被国家级媒体《中国双拥》刊登。
★★细化服务保障举措 聚力完善服务体系★★
推进基层服务保障机构提档升级。在陈师街道、东胡集镇、五港镇、南集镇4家五星级服务站基础上,继续落实基层标杆站站点建设,创成保滩街道、五港镇桃园村2家五星级服务站。对朱码街道、陈师街道、保滩街道、石湖镇等多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10余次实地调研,持续夯实建设成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录入的质量,根据省、市要求,规范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业务模块录入标准,做好业务活动提醒,每月开展集中录入和审核,点对点通报审核情况,跟踪数据整改进度,指导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顺利完成问题数据修改。按照市级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戎耀光影”相册,以2024年度镇(街道)入伍新兵为首批实行对象,落实服役期间重要喜庆照片留存保管入册,在退役时将相册赠送本人。
★★优化就业安置服务 助力共富同心同行★★
不断提升移交安置质量。坚持“阳光”安置,为8名士官提供3个事业编制、24个国有企业岗位;确保安置过程做到“安置政策、安置对象、安置指标、安置程序、积分成绩、名次排序、选岗过程、安置结果”八公开,退役士兵安置率和满意度均达100%。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为80余名退役士兵组织开设春秋两期适应性培训;联合今世缘酒业成功打造市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设置2个退役军人专门实训车间,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坚持引导退役军人充分就业。形成常态化联系,电话、微信联系退役军人1600余人次,与县内外近60家企业对接,联合涟水融媒体、涟水直聘等多平台同步发布招聘信息40余次、推介岗位2000余个;联合150余家企业在县吾悦广场举办5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助力300余名退役军人当场签订就业意向,帮助退役军人与企业用人“双向选择”。
★★强化抚恤优待工作 全力落实优待政策★★
严格落实优抚待遇。2024年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各项定期补助金,惠及6万余人次共计7960余万元;为81名去世的优抚对象发放丧葬费159.2万余元;为137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发放慰问金和奖励金计42.4万余元、453名普通义务兵和15名在西藏地区服役的义务兵发放家庭优待金1098万余元、117名大学生士兵发放入伍奖励金169.8万余元。有序开展业务受理。2024年受理评残10人、调残8人、退役换证7人、带病回乡8人、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161人、“三属”3人、在乡“两参”人员2人、“两参”人员企业专项慰问金22人、烈士子女1人、遗孀6人。三是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点,慰问全县优抚对象5740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信、年画合计价值314.5余万元。协调淮安八十二医院来涟开展医疗巡诊工作,到涟城街道、梁岔镇为符合条件的117名优抚对象进行体检。组织130名符合条件的伤残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赴淮安八十二医院进行短期疗养,以健康体检、康复理疗、文娱活动等形式,让疗养对象切实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依法维护退役军人权益 全力确保社会稳定★★
把退役军人法治建设摆在全局重要位置。组织“护戎江淮”法治进村暨“律行百镇”系列法治讲座,邀请律师前往14个镇街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600余人授课,剖析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等领域的法律条文,引导退役军人活学活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聚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法律知识,专门开展3场“律稳千岗”活动,邀请律师对80余名2024年新退役士兵、8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授课,帮助退役军人就业“排雷避坑”,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坚实法律护航。从维护退役军人群体的权益着手,全面解决退役军人群体个性和共性诉求,在退役军人信访工作方面,坚持标本兼治,畅通信访渠道,完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化解了大量涉退役军人突出矛盾,维护了我县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