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31628/2015-00033 发布机构 大东镇人民政府 公开日期 2015-08-03
文  号 分  类
文  号 分  类 时效说明
大东镇十三五规划(初稿)

 

    一、大东镇总体发展态势

    大东镇位于涟水县城东北10公里处,驱车10分钟即可到达。全镇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8万亩,下辖1个场圃、1个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323个自然村庄,总人口3.8万人,1.24万个劳动力。新老327省道由西向东贯穿全镇,即将开工建设的扬州至连云港一级公路,由南向北贯穿全镇,交通十分便利、快捷。

    大东镇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为1000亩,分南区和北区。南区位于新327省道北侧,迎宾大道东侧,规划面积600亩,一期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栋。北区位于集镇北侧,马棚路东侧,规划面积400亩,于2009年3月启动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3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30栋,约3万平方米,区内已实现“六通一平”,绿化、亮化均已到位。

    目前,镇区居住人口达8000人,镇区企业共吸纳当地就业劳动力3000人。区内学校中学、小学各一所,容纳学生1200人。综合性医院一所。

    主要产业:农业、工业。农业以传统种植稻麦为主。

    二、大东镇未来发展规划

    1、城镇性质:

    涟水县中东部重要的农业城镇,以商贸、观光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2、功能定位:

    涟水县中东部以粮油作物种植与加工为主的农业服务型小城镇。

    3、农业强镇战略发展基础:

    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是大东镇今后发展成为新型农业强镇的经济基础,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及商贸基础,以塑造农业强镇来统领今后的发展。重点打造沿327省道两侧6000亩高效农业产业带;以镇南、瓦滩的花卉苗木基地、玫瑰园为中心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古盐河西侧生态养羊、生态养猪等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和以马棚、场北、施洼、干东养殖鱼类、螃蟹、青虾等水产养殖基地。

    4、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镇域总体布局形成“一心、两带、三轴、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大东镇主镇区

    大东镇区作为全镇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沿老327和迎宾路两侧发展。规划重点引导第二产业向大东镇南部工业园区集中发展,重点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以超研自动化、星海狮机械为辐射,把我镇南工业区打造成电子、机械产业园。

    “两带”:沿涟中总干渠和古盐河形成滨河景观带。

    沿涟中总干渠和古盐河两侧种植大片的林地,形成的景观风光带。

    “三轴”:即由S264和老S327形成的两条城镇发展轴,沿新327形成的道路景观轴。

    “多点”:镇域规划的多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镇域规划保留并进一步发展的施洼村、干东村、王老庄村和陈庄村,共4个农村居民点。

    5、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镇结合大东镇实际,围绕“三纵五横”的总体规划,一是结合新老327省道、工业集中区、迎宾大道,大东新村的开发,规划形成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镇域体系规划;二是拉开框架。围绕现有新老327省道、迎宾大道、马棚路大胡路、军民路的道路框架,对迎宾大道、马棚路、大胡路、军民路、三斗路、四斗路进行提档升级,尽快形成三纵五横的道路网络,逐步拉大集镇框架;三是有序开发。按照“镇区南扩、附近村居向集镇靠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开发好大东新村、大东新城等精品居住小区、商业街,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扩展空间,积聚人气。

    农业产业按照“一个产业带动一片、一个项目辐射全村、一个典型带动大部分农户”的规划要求,重点发展:1、依托镇南花卉苗木基地、玫瑰种植园、富硒米种植基地,计划沿新327沿线的陈庄、镇南、客堂、王老庄等打造6000亩的花卉苗木、富硒稻米、药用保健玫瑰等特色、设施、高效农业产业带;2、在古沿河西侧瓦滩、王老庄村计划打造以红叶山羊、昊佩生猪等为重点精品养殖示范点;3、在马棚、场北、干东等水资源丰富的村打造以马棚螃蟹、南美白对虾的水产养殖场为重点的千亩水产养殖基地;通过片区开发、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形式,促使上述特色农业实现占有市场、打响品牌、辐射全镇的战略,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大东镇十三五规划(初稿).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