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4331791/2024-00099 | 发布机构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公开日期 | 2024-09-12 |
文 号 | 涟征补安置〔2024〕48号 | 分 类 | 城乡建设 | ||
文 号 | 涟征补安置〔2024〕48号 | 分 类 | 城乡建设 | 时效说明 |
涟征补安置〔2024〕48号
(本公告为第1次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依据涟拟征告〔2024〕27号开展的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现将拟订的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收范围
本次拟征收土地位于涟城街道谷嘴村洋一组、大关社区五组范围内。拟征收土地位置详见附图。
实际征收土地范围以最终批准文件为准。
二、土地现状
1、拟征收涟城街道谷嘴村洋一组所有土地0.6504公顷(9.756亩)。其中,农用地0.0754公顷(1.131亩),含耕地0.0189公顷(0.2835亩);建设用地0.575公顷(8.625亩);未利用地0公顷(0亩);
2、拟征收涟城街道大关社区五组所有土地0.0605公顷(0.9075亩)。其中,农用地0.0604公顷(0.906亩),含耕地0.0269公顷(0.4035亩);建设用地0.0001公顷(0.0015亩);未利用地0公顷(0亩)。
三、征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本次征收土地目的为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的。
四、补偿方式与标准
(一)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
按《市政府关于重新公布淮安市所辖各县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通知》(淮政规〔2023〕4号)的规定执行。具体补偿方式和标准为:农用地:2万元/亩,建设用地:4万元/亩,未利用地:2.8万元/亩,安置补助费2万元/人。
(二)青苗补偿标准
按《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淮政发〔2011〕104号)的规定执行。具体补偿方式和标准为:水田、旱地1.65万元/公顷。
(三)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
地上附着物补偿按《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淮政发〔2011〕104号)的规定执行。
五、安置对象、方式及社会保障
本次征收土地涉及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按照《江苏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苏政发〔2021〕87号)的规定执行。不满16周岁的安置人员不作为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社会保障,其本人的安置补助费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规定足额支付。
六、其他事项
1、本公告在涟水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ianshui.gov.cn/)和拟征收土地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进行公告,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它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本公告公示期为30天,自2024年9月12日至2024年10月12日。
2、对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应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截止2024年10月12日)提出,实名签名或盖章的书面意见最迟应于公告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提交地址为:涟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址:涟水县涟城街道红日大道22号;联系人:马伟;电话:0517-82380232;邮编:223400)。以邮寄方式寄送书面意见的以寄达邮戳日期为准,并应提前电话告知接受异议部门,以免信件丢失。书面意见应明确、具体,认为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明示。在规定时间内未提交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3、如过半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或者虽未过半数但有部分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本级人民政府认为确有必要的,涟水县人民政府将依法组织听证,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4、拟征收土地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本公告规定期限内即2024年9月12日至2024年10月12日,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至涟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址:涟水县涟城街道红日大道22号;联系人:马伟;电话:0517-82380232)办理补偿登记,请相互转告。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如未按期办理补偿登记的,其补偿内容以土地现状调查结果为准。
特此公告。
附图:拟征收土地位置示意图
涟水县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2日
涟征补安置〔2024〕48号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