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27549014/2024-00121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 | 2024-08-01 |
文 号 | 分 类 | 政策解读 | |||
文 号 | 分 类 | 政策解读 | 时效说明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更好扩投资、促消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一、实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
(一)推动制造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1.加快重点行业技术改造。推动化工、建材、轻工、纺织、机械等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
2.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滚动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计划,加快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改造。
3.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分行业分领域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4.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安全更新改造。推动化工企业对使用年限较长和能耗、排放、安全、技术指标落后的老旧生产装置更新改造。
(二)加快能源和环保领域设备更新
5.加快能源领域设备更新。合理布点实施热电联产,加快推进国能涟水热电联产项目和光大热电联产三期项目实施,优化城乡电网建设。
6.加快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实施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处理设施升级改造,鼓励重点排污单位更新改造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
(三)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7.推动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支持按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加装电梯和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加装更新电梯。
8.推进既有建筑和施工设备节能改造。加快对使用年限长、能效低、节能潜力大的建筑能源设备、外墙保温系统、外门窗系统、照明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淘汰更新高污染、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
9.推进城市生命线更新改造。加快城镇供水厂和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设备更新、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更新、供热设施设备更新、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对标更新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10.推动环卫设施设备更新。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环卫车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等更新。
(四)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
11.推动运输车辆设备更新。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支持老旧新能源车辆更新换代,到2027年全县公交新能源比例达到95%,巡游出租车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20%,对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给予奖补,2024年底基本淘汰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12.推动船舶设备更新。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推动新能源和LNG等动力船舶应用,鼓励新增或更换港口拖船、公务船等优先使用新能源。
13.推动港口设备更新。持续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和船舶受电设施安装和升级改造。在交通工地推广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沥青摊铺机、平地机、打桩机等新能源改造运用。鼓励新增、更换和改造更新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海事巡查等装备。
(五)推动农业农村装备设备更新
14.推动农机设备更新。推进耗能高、污染重、作业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大耕、种、管、收、烘等环节的农机装备更新力度,加快高效低耗智能农机推广应用。
15.推动农业设施设备更新。开展示范园区农用设备更新行动,推广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应用。支持各地开展种植、畜禽、水产等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烘干等设施设备更新。
(六)推动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更新
16.推动教育领域设备更新。更新置换一批中职学校先进教育教学与实习实训设备、科研仪器设备。按照中小学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添置更新一批中小学理科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化教学设备。
17.推动文旅设施设备更新。加快景区景点、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区域内部数字化、智能化移动端升级改造,推动游乐设备、演艺设备、景区智能设备等更新提升。
18.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设备更新。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机构开展病房改造,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19.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鼓励金融机构降低汽车消费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
20.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非标电动自行车清理整治,依法查处非法生产、销售、改装行为。鼓励支持生产商、经销商让利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21.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加大优质家电销售企业引进和培育,拓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各地开展绿色节能家电和家电“以旧换新”专项促消费活动。
22.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组织开展家装促销活动,促进“互联网+家装”“互联网+二手家居”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23.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城市再生资源二次分拣中心项目建设。鼓励有资质回收拆解企业与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合理布局社区回收网点、镇街中转站、县级分拣中心,完善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体系。
24.加大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力度。开展废弃汽车治理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报废汽车拆解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鼓励建立退役新能源设备拆除、拆解、运输、回收、利用处置“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构建以电池制造企业、第三方回收方为主体的规范化电池回收体系。
25.促进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政策,加强“江苏省汽车流通信息服务(二手车)系统”建设应用。推动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
26.有序推进装备再制造和梯次利用。组织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办公信息设备产品等再制造水平,推动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27.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支持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申报工作,促进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落实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政策支持。
四、实施标准升级行动
28.推广能效、排放、技术标准应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能效、排放、安全等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严格执行省新制定(修订)的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污染物排放等地方标准和相关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加强节能标准应用实施与监督检查。
29.强化产品技术标准引领。推动碳标签、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等标准体系建立,推动有关企业按照省有关标准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碳排放核算。贯彻消费品质量标准,严格质量安全监管,普及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和节能知识。强化节能监察。
30.贯彻落实资源循环利用标准。根据省市统一部署,落实大宗固废回收利用、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以及废弃光伏组件综合利用、废旧电池性能评估及回收再利用等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加大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碳排放等领域国内、国际标准的实质性参与力度。支持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试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