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27338/2024-00004 发布机构 涟水县公安局 公开日期 2024-03-25
文  号 分  类
文  号 分  类 时效说明
涟水县公安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涟水县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等文件要求,以及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决策部署,全力发挥公安机关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职责。一是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重要内容,“一把手”带头将法治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引导全警规范执法。严格履行公安局作为依法治县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全面压实领导责任。成立依法普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局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层层压实工作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营造浓厚学法氛围。建立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宪法学习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宪法列入年度学习内容。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引导和组织全警通过学习强国、法律考场等平台,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纳入学习计划,全局民辅警法治观念显著提升,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法治化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二)深化规范执法,维护公平正义。一是提升执法主体素质。坚持学用结合,利用“战训合一、轮值轮训”教育训练平台,常态化举办规范执法办案、执法信息化建设等专题培训,培养执法办案业务骨干。定期开展“法治沙龙”、法律讲座等活动,组织一线执法民警到法庭庭审现场旁听学习,组织法制员参与案件质量审核、考评和案件分析讨论,有效提升执法办案人员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二是健全执法制度体系。制定实施《涟水县公安局接处警工作规范》,对民警接处警程序、要领和文明执法作出具体要求。严格落实执法办案程序规定,对办案场所、办案流程、通案议案机制、行政处罚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坚决防止程序不当导致的行政复议问题。强化执法巡查,规范“行刑衔接”和执法公开工作,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目前,执法制度逐步覆盖了从接处警到案件终结的整个执法过程,对公安民警执法行为起到了重要引领和规范作用。三是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以督察、法制民警、专(兼)职法制员为主体的执法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流程、执法环节和执法结果的即时监督管理,对警情多、案件多的城区两家派出所派驻专职法制员,全程参与警情监督。坚持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继续实行“月评季考”“一案一评”和每案必评机制。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追究体系,全面落实民警执法责任,建立单位执法档案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全年因执法问题被追责民警达15人。四是完善网上办案系统。加强网上办案系统建设,实现接处警、办案、监督、考评“一网通办”。狠抓执法源头信息网上管理,除涉密外的所有接处警、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涉案人员和物品等执法信息,全部录入平台。狠抓执法办案程序网上流转,涉案财物管理、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民警执法办案、领导审核审批、法律文书制作、电子卷宗生成实现网上流程化运作,最大化提升执法效能。

(三)推进法治教育,建强人才队伍。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政治轮训、思政课堂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民警教育培训和执法管理委员会必学内容,不断强化法治建设的理论武装。2023年,共组织开展法治理论集中学习30场次,受教2000余人次。二是推进法律理论学习。坚持“以考促学”,结合民警实战练兵,通过法律考场组织全警系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并将学法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定期开展“优劣质案件点评”“每日一学”“每月两考”,从学、评、考三方面扎实提升执法主体法律素养。组织并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并对通过者予以奖励,全局32名民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46名民警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全警规范执法能力明显提升。三是紧抓“关键少数”。择优选定专(兼)职法制员29名,通过集中培训、跟班轮训、定期考核的方式,不断提升法制员执法能力素质。紧抓中层履职机制,严格落实案件“谁审批谁签字谁负责”、劣质案件中层履职倒查制度,每周通报中层办案数,每月巡查网上审核记录,对案件审核把关不严的中层领导进行督察扣分并挂网通报,有效压实办案单位领导责任。

(四)营造法治环境,提升执法公信力。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涉黑涉暴涉恶势力,强力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建设,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创新,高标建成“8+5+X”标准化社区警务室77个,落实城区“1+2+4”、农村“1+1+2”警网融入架构,切实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二是扎实开展公安普法。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七进”活动,加强以案释法和法律分析解读,提升群众知法、守法水平。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融入到公安执法全过程。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普法宣传渠道,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深化司法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信息共享等制度,着力解决有案不移、移案不接、以罚代刑等问题。推进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严格执行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二、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提升执法理念。解决执法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想高度、灵魂深处出发,不断提升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意识。提升执法为民理念,提升主动作为理念,提升精准精细理念,提升理性平和理念。注重执法细节、规范执法用语,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而有度、威而不怒。

(二)完善执法制度。严格执行接处警“三个一律当场”规定,严格执行受立案即受、即立、即办“三即”规定,严格执行办案区“四个一律”规定,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所有执法过程必须全程视频记录,作为刚性规定落实落地。

(三)夯实执法基础。建好执法场所,推进执法办案场所、办案管理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等执法场所规范化建设改造,推进以办案管理中心为核心的“智慧法治”建设;配齐执法装备,及时更新换代,加强应用培训,确保执法装备随时处在临战状态。用好执法平台,切实提升执法办案、执法管理、执法监督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四)健全执法标准。围绕接警处警、执法执勤、调查取证、治安调解、媒体应对、舆论引导等关键环节,及时制定出台民警急盼的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使各个执法岗位和执法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使侦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检验。



   涟水县公安局

2024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