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涟水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14327864/2022-00003 发布机构 黄营镇 公开日期 2021-12-13
文  号 黄政发〔2021〕46号 分  类
文  号 黄政发〔2021〕46号 分  类 时效说明
关于印发《黄营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员会、镇直(属)各单位:

     现将《黄营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涟水县黄营镇人民政府

2021 年 12月11日


黄营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0〕34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苏办厅字〔2021〕26号)和《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办 〔2021〕52号)涟办发〔2021〕60 号《涟水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全力推动我镇林业持续健康高质量 发展,压实各村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现结合镇情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重要讲话精神,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导向,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推动绿色富民为重点,构建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林业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健全职责分明、共保联治、监管有力、奖惩严明的 镇、村二级林长制体系,助力淮安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及生态园林城市,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和美丽黄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目标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努力实现森林资源“一增、二稳、三防”目标(增加森林蓄积量,稳定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量,防控森林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范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森林资源质 量显著提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确保不发生重 大森林火灾及人员群死群伤事故,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满足需求,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8%以下,林木品种结构得以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得到全面保护;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成效显现,实现大东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组织体系

(一)分级设立林长。镇级设立总林长,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镇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设立镇级林长, 由镇三套班领导担任。每位镇级林长挂包相应河道、道路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区域,或负责一个行政村全部区域的林业工作。村级根据实际情况对应 设立村级林长。镇级林长因职务调整发生变动的,接任者自动承担林长职责。

(二)成立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镇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镇政府分管副黄营任副组长,镇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 ,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林业站。

(三)明确工作职责。镇级总林长负责领导全镇林业资源保 护发展工作,承担全面建立林长制的总指挥、总督导职责。镇级 副总林长受镇级总林长委托开展有关工作。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镇级林长每年主持召开会议不少于3-4次,贯彻上级 决策部署,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全面巡林督查,镇级林长每季度不少于1次,村级林长每 月不少于1次,通过巡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 镇、村级林长负责本辖区内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落实保护发展林业资源目标责任制,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林地保有量、林木品种结构优化,因地制宜组织制定林业资源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森林总量保持稳定、质量持续提高、功能稳步提升;研究决定林业发展重大事项,依法全面保护林业资源,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森林防灭火、重大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和措施,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协调解决林长制推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牵头组织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强化激励与问责。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研究制定全面推行林长制的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指导、协调、推动和督促全面推行林长制措施的组织落实。

四、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实行严格的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强化森林采伐限额和使用林地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环境敏感脆弱区的林业资源保护,禁止毁林开垦、 私埋乱葬。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森 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保持全镇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稳 定。全面推进森林督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和古树名木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持续推进林业生态修复。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用地。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提升林业碳汇能力,发挥林业在碳达峰碳中 和中的作用。统筹实施生态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省、市 、县下达的增绿增效任务,落实全镇已砍伐未栽植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具体地点为:五干渠西侧。深入实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广认种认养、“互联网+”等义务植树模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推进绿美村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三)稳步提升林业经营水平。建立以林业经营为核心的森 林资源质量提升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 坚持国土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效益化有机结合,加强珍贵用材树 种和优良乡土树种培育。积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 推进林木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提高林分蓄积量、碳储量和生 态服务功能,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开 展森林复合经营,着力发展林木种苗、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 林下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林业旅游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提高森林综合效益。

(四)科学防控森林资源灾害。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防治政府负责制,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 系,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疫监管、联防联治机制,重点做好美国白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监测预警、火源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群防群治等基础工作,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 监测防控,稳妥处置突发疫情。

(五)严格规范执法监督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完善地方林业法规体系,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禁止以村庄环境整治、树种更新为名“一刀切”式大面积清理杨树,交通、水利、电力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涉及林木采伐的必须依法办证清障。以森林督查、各类专项行动为抓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全方位、多角度、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不断完善林业资源“一张图”“一套数据”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提高预 警预报和查处问题的能力,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监督智慧化管理水平。

(六)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基础设施、及队伍建设,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合理设置镇林业服务机构,落实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相关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村级“一长两员”(林长和森林资源监管员、护林员)离林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组织开展拉网式巡查,推动森林资源保护责任措施落实落地,夯实林长制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和政府作为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确保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 到位。镇、村(居)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考核措施,突出项目化、责任化、具体化,使绿化造林、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措施落实到具体地块。12中旬前,全面建立管理职责明确、运转机制顺畅的镇、村二级林长制工作体系。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信息 公开、部门协作、督查巡查等制度,完善考核评估办法。编制林长工作手册,规范林长检查、协调、督查、考核和信息通报等行为,对检查发现、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进行交办督办,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广泛宣传引导。要做好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通过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和林长制工作情况,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立林长公示牌,标明林长职责、林业资源概况、保护发展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舆论引导,增强社会公众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通过简报、微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林长制工作。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围绕植树节、爱鸟周等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导考核。加强对林长制实施情况和林长履职情况督导检查,建立严格的林长制工作督导考核制度,镇级林长负责对村级林长考核。

(此件公开发布)

46号.doc